真正的用户思维:从目标用户到用户结构

真正的用户思维:从目标用户到用户结构

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真正船来说,所有的用到用风都是逆风。——法国哈伯特


我们去做大多数事情时,户思户结都需要一个目标。目标而更多时候,用户这个目标被换了个洋气而人见人怕的真正名字:KPI。虽然有KPI压力山大,用到用但没目标的户思户结生活其实也与行尸走肉无异。

而具体到互联网的目标产品设计和运营这两个领域,除了有业务目标以外,用户一切的真正起点都离不开用户。到这个层面,用到用大部分人都能做到,户思户结因为用户思维是目标互联网思维的基础和核心。

但是用户把全体用户当成一个整体去处理,相当于没有用户思维。因为不同类型的用户可能具有相矛盾的特征,这种矛盾的特征会造成你无法进行决策。例如,很多电商网站的用户在消费决策中,对于价格要素,都呈现两种分化:价格敏感型和价格不敏感型;当需要对价格策略进行决策时,如果不把用户分群对待,最终就可能产出一个妥协的产物,最终两种用户都无法满足的很好。

所以,无论在产品设计还是运营的开始,除了要有用户思维,一定要搞清楚用户结构。而如何搞清楚用户结构,大致可以采取下面的步骤。


目标用户有个相对粗粒度的定义,那就是:认可产品和服务的价值,而且有能力使用产品和服务的人。概括起来就是6个字:有意愿,有能力。

目标用户象限

“有意愿”比较好解释,在经济学上,人需要考虑收益和成本,最终形成决策。只要产品和服务有价值(隐含了大于成本),人们肯定会希望使用这个产品。当然要注意,在实操中经常会遇到“虚假”目标用户:一种是虽然使用了产品,但是并不是因为有价值,例如大龄青年被父母之命要求安装征婚app;另一种是因为你访谈到了他,用户碍于面子,告诉你觉得这个产品特别好用有价值,但实际上回头就卸载。可能你需要通过各种手段确认这个用户的真实意愿和动机——会有点像审讯犯人。

而“有能力”则是大家经常忽略的。对于企业服务等收费型产品,更是至关重要:对企业产生价值的产品,企业往往在使用意愿上都是欢迎的,但是“付费意愿”(买得起是一种能力)就不一定了。另外举个例子,很多针对老年人的app产品虽然想法很好,但因为老年人使用app产品的能力欠佳,所以做这方面产品更需谨慎(小米手机的极简桌面是个不错的正面案例)。


用户画像(Persona)是现在最常见的刻画目标用户的手段,从定义上就能看出:“Personas are a concrete representation of target users.”这方面的方法论就比较多了。在此不太多赘述(有兴趣的可以看知乎讨论:什么是用户画像呢?一般用户画像的作用是什么?)。

而在深度使用用户画像之前,大家可以使用更常见的用户分群。而用户分群并没有严格意义的标准和方法论。

这两者的本质上并没有区别,都是“将具有共同特征的用户进行聚类”,其中用户画像是一种更具象的表示。但也有一些要注意的点:例如,用户画像要求不同画像代表的用户特征组要有一定区隔度;另外,用户特征也不需要面面俱到,最好是找到那些对用户使用产品相关的特征,例如一位女性用户有没有孩子,可能对购物类产品有至关重要的影响,但是对于邮箱类app可能关系就不那么明显和直接。

另外,当有了上述的分群和画像之后,我们其实只拥有了特征维度的用户信息,但是别忘了一个很重要的维度:数量。

例如,用户画像归纳为John和Miranda之后,那目标用户中John到底有多少?Miranda到底有多少?再例如,18岁以下用户到底占多少?


当有了上述所有维度的用户信息之后,可以尝试将用户信息结构化。具体点说,就是拿一种模型来抽象描述用户的某些特征(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数据可视化)。

例如,常见的描述用户年龄占比的模型就可以用饼图;

用二维特征去切割用户就可以用上面用过的四象限图;

在一维特征上去体现这个特征的高低关系可以尝试金字塔——产品经理耳熟能详的马斯洛需求就是此类。